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93万人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新能源等新兴行业岗位缺口扩大,传统学科中的临床医学、电气工程也因政策倾斜和市场需求稳定上榜。本文基于2024年《中国人才发展报告》、人社部《2025年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预测》及高校就业质量报告,整理出十大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排名,为2025年考生提供参考。
一、十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1.人工智能
人工智能连续三年位居就业竞争力榜首。工信部预测,2025年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,人才缺口达500万。华为、字节跳动等大厂对算法工程师、机器学习专家的校招起薪普遍超过20万元/年。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684物理浙江大学人工智能678物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674物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674物理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673(本文以贵州高考招录数据为例,为2025届高考生展示专业录取分较高的大学)
2.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
金融、医疗、零售行业对数据科学家需求激增。猎聘网统计,2024年大数据岗位平均薪资较传统IT岗高38%,且60%的招聘方要求应届生掌握Python或数据分析工具。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35物理苏州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21物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18物理华北电力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18物理华北电力大学(保定)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113.新能源科学与工程
双碳目标推动下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、储能行业人才需求爆发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企业为电池研发工程师开出30万-50万年薪,部分紧缺岗位学历放宽至本科。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中山大学(国家专项计划)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42物理西南交通大学(国家专项计划)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13物理西南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13物理深圳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12物理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104.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
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芯片设计企业数量突破3000家,模拟芯片工程师、FPGA开发人员应届生薪资中位数达18万元。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53物理苏州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21物理华北电力大学(保定)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19物理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18物理合肥工业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105.临床医学
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分级诊疗深化,三甲医院对临床医生的招聘门槛逐渐提高(硕士起),但长三角、珠三角地区全科医生缺口仍超过10万人。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682物理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681物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680物理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675物理中南大学临床医学6706.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
国家电网2025年计划扩招1.2万人,电力电子、智能电网方向毕业生签约率超95%。二线城市供电局岗位竞争比低至1:3,稳定性强。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61物理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(国家专项计划)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57物理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57物理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38物理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367.数字媒体技术
短视频、元宇宙催生交互设计师、虚拟现实开发等新职业。2024年腾讯、网易游戏类岗位校招人数增长40%,技术美术岗起薪25万元起。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北京邮电大学(国家专项计划)数字媒体技术625物理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技术623物理北京邮电大学(宏福校区)数字媒体技术586物理西安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573物理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媒体技术5688.机器人工程
工业机器人密度五年内提升至500台/万人(工信部目标),埃斯顿、新松等企业为自动化工程师提供15万-25万元年薪,且承诺入职半年内参与海外项目。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东北大学机器人工程628物理北京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620物理华北电力大学机器人工程620物理华北电力大学(保定)机器人工程616物理苏州大学机器人工程6159.信息安全
网信办统计,2024年上半年国内遭遇超200万次网络攻击,网络安全工程师需求同比激增67%。360、奇安信等公司为应届生提供带薪攻防演练培训。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湖南大学信息安全636物理郑州大学信息安全612物理西南大学信息安全609物理福州大学信息安全606物理重庆邮电大学信息安全60310.口腔医学
科目学校名称专业名称2024最低物理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685物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676物理武汉大学口腔医学666物理中南大学口腔医学663物理四川大学口腔医学655消费医疗升级带动民营口腔机构扩张,正畸、种植牙医生年薪可达50万-80万元。华西口腔、北大口腔等顶尖院校毕业生执业初期客单量是普通院校的3倍。
二、选专业避开陷阱,三大策略看清就业本质策略一:紧盯国家产业规划文件
2024年《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》明确将“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技术、新能源、高端装备”列为四大重点领域。如报考生物医药相关专业,优先选择设有“国家实验室”或“产业创新中心”的高校,如深圳理工大学(与中科院合作)等。
策略二:交叉学科更抗周期波动
单一技能易被技术迭代淘汰,建议选择“专业+数字化”复合方向。例如,传统机械工程叠加工业互联网(如华中科技大学“智能制造”实验班),2024届毕业生平均拿到4.2个offer,薪资较普通班高22%。
策略三:参考行业隐性门槛
部分高薪岗位存在院校、证书壁垒。如想进入金融科技领域,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科技专业85%的毕业生通过CFA一级考试,头部券商仅招收QS前100院校学生。
三、这些专业虽未上榜,但区域性机会突出船舶与海洋工程:
受国际航运复苏影响,大连理工大学该专业2024届毕业生签约中国船舶集团比例达41%,月薪普遍过万且提供沿海城市落户补贴。
小语种(非通用语):
尽管AI翻译冲击明显,但华为海外业务线仍为阿拉伯语、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保留岗位,派驻非洲年薪为国内同岗的2-3倍。